羅慶瑞

返回列表【專論】水土交感作用與達飽和時間之探討

摘 要

    水與土這一動一靜的相互作用,為這大自然的地球帶來了生動的變化,也因兩者間之失去平衡而帶來了不勝枚舉的災害。水這一個動態的因子,常會在災禍前透露信息來警告世人,惟因以往我們不太在乎它的變化,甚而忽略了它,破壞了它,侵佔了它的空間,而仍洋洋自得,不知禍之將至,看看土石流便是一個明證,尤其高度開發更加速其發生之機率。本文乃在探討水與土互相作用下,何時是土石流之預警發生時刻,明白其機制,才可真正達到防災及預警之目的。此外,本文係水利會訊之第二期中“降雨強度與降雨入滲特性探討”之後續文章,提出此一文與各位共享。

 


一、基本公式:連續方程式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
式中:qt表示total flux rate;

   qw表示volume flux rate of wetting phase;

   qnw表示volume flux rate of non-wetting phase;

其中式(1)中,又可改成下式(2)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
若取qx與Z為向下為正,則由:

故: …………(3)

式(3)右式第一項叫做 ” total mobility ”Λ,若式(3)各以Λ去除雨邊,

則得下式(4)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
其中式(4)右最末一項可以不計,因為ρa非常小。而由式(2)至式(4)

中之各符號定義如下:

kw:effective permeability to wetting phase;

μw:dynamic fluid viscosity to wetting phase;

ka :effective permeability to air;

μa:dynamic air viscosity;

ρw:fluid density;

ρa:air density;

g :gravidy acceleration;

Pa:孔隙中總壓力;

Pc:capillary pressure;

Pw:pressure of wetting fluid;

fw :1-fnw

fnw:func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viscosity ratios;

…………………(5)

式(5)中,可用以排水(drainage)亦可用以求入滲(infiltration)因為沒有設定其相位(phase)為何。一般而言,空氣與水之對流動的阻抗是明顯的而且水之飽和剖面亦未知。因此,要求得式(5)之解除非能建立出數理──統計求解法,否則,則只有運用數值解。若供水之水頭為常數下的入滲情況時,式(5)可成一個簡單式。

當水被截蓄在土壤表面成一個常定水深,H,有部份土壤剖面便開始進入飽和(saturated),除非有空氣氣泡滲入(entrapped air),否則將是完全飽和狀態。此時,Pc在土壤表面之大小為零。此一完全飽和之區域將深入到地下Zf處,亦即在地表到此Zf處其S=Sm,而Zf以下處S<Sm;而在此完全飽和區,其fw=1.0且qt=qw,在此情況下,qw即所謂的入滲率(infiltration rate)並定義為If

在濕界鋒(wetting front)以上之處,ka=0,因此,Λ=kmw,此處km表示在S=Sm時之kw值,因此,式(4)更可簡化為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6)

式中:Sm:表示完全飽和度(最大飽和度);

   S :表示當時之飽和度;

   km:maximum field conductivity;

   hf :Pc w g at Zf

   Zf:表示自地表到達wetting front之飽和深度;

式(6)中提供If與Zf之關係,但並未表示出其在時間上的變化,亦即未能表示此一If值何時會發生,此外,亦未能反應出S對Z與t之函數關係。為求得此一方面的資訊,將連續方程式予以適度介入是有必要的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7)

因為S與hc(毛管水壓水頭)為相互影響者,故當式(7)與通量方程式(flux equation)結合時,便為一非線性式。

假設 ” 濕周鋒以上之土壤完全入滲之情況成立 ” ,則由下式(8)可得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8)

其中::表示porosity(孔隙率);為有效孔隙率;

   V(t):在時間t時單位面積下之入滲水量之體積;

    Si :為初始水飽和度(at,t=0)此時所有之土壤飽和度均相同。

又由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9)

其中;將式(9)與式(6)合併並對Z予以積分,則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0)

其中,因此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1)

其中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2)

由式(11)便可知達到飽和的時間t;在運用式(11)中,有一些值需先知道:

(1)初始含水量θi; (2)最大含水量θm

(3)km≒0.5k1.0 (4)k1.0乃在S=100%之傳導係數;

(5)Ht=H+hf

當S=Sm時截蓄(ponding)便產生,此亦有待決定其發生之時間。可用下式求出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3)

其中r其示降雨強度(rainfal rate)即qw在Z=0處,而;fi表示在θi時之fw值;β為一個參數: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4)

其中krw:relative permeability to wetting phase;

  fw”:d2fm/dθ2

   d:pore size;

即fw對hc之積式由hc=0到hc=hc-;而

θ-:在不連續鋒上游之含水量。

此處之Hc如上式定義,但此時在Z=0處Pc≠0,而且

當fi→0,θi→θr(residual water content)。

 

(1)無逕流且無截蓄 (2)有逕流但無截蓄

Q Q

 

r<If r>If

F<St F<St

 

 

t t

(3)無逕流但有截蓄 (4)逕流與截蓄皆有

Q Q

 

r<If r>If

F>St F>St

 

 

t t

當降雨量(r)與入滲率(If)合稱為逕流歷線外因與入滲容量(F)及土壤容水(St),合稱為逕流歷線內因,有相互影響時,其有無地表逕流(1)及(2)或截蓄(3)或兩者皆有(4)便會產生。其中

有關入滲之機制 wetting front trend and trace

↓ ↓ ↓ ↓ ↓r

+ t=0 t=0

Zf ↓ ↓ ↓ If

t=tI t=tI

 

t=t2 t=t2

wetting front

(濕圖鋒走勢)